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寒山苍翠,秋水潺潺。如果将人生比喻成河流,同样的源头,可能有着不同的结果。

如果以始为终,站在四十八岁看三十六岁,站在三十六岁看二十四岁,我们会惊奇地发现,不同的生活方式区分了不同的人。

在此假设两种极端,在你24岁到36岁,一种是在这12年的时间,你只积攒人脉,在过往人生中,花费大量的时间结识人脉,维系社交关系;另一种极端是这12年的时间,你只闭门读书,远离人群,埋头苦修,在这段人生中,你读了1000本好书,写了1000本书的笔记。

哪条人生路径容易大概率胜出?前者是多数年轻人选择过的“阳光大道”,后者则是少数人走过的“林荫小路”。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前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林南在《社会资本》一书中提出的社会资本:即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。在人际网络中,那些受人喜欢,影响力更强的人,其社会资本更胜于那些沉默寡言,孤独独处的人。
后者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皮埃尔·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,是指借助教育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。布迪厄说道:资本除了直接换成金钱的经济形式之外,它还以文化的形式存在。

01.为了”不好看”失去理智的摸样,真的很难看

邻居家女孩结婚,又双叒叕被爸妈安排去送礼吃饭。

由于以前我都是给过礼钱后就走了,爸爸这次特意叮嘱:必须要在那吃饭,否则人家没有看到我们,会不好看的。

“不好看”在我们这是“不光彩”的意思,因为“不好看”我逼迫了自己多少次去参加这样的饭局。和一个都不认识的人吃饭,况且年龄层次不一,很难有共同话题,这就是浪费时间。

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人情社会,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看的很重要,尤其是在北方。

一老家的朋友,已经结婚一年,有了小孩之后,生活压力也随之而来。

过年回老家坐在一起吃饭,向我借钱,因为他一个朋友要结婚,随礼要1000元。如果给了礼钱,这个月孩子的奶粉钱就没有了。

我说:礼钱500不行吗?非要1000?他说别人都是1000,我给500会不好看,这个哥们会怎么看我。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是呀,因为“不好看”,孩子的奶粉钱都要随出去,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更加难看。当然,这样的难看,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“社会资本”。

02.多数人会选择社会资本,因为有面儿啊

我一个表哥,用我大姑的话就是:整天游手好闲,正事不干,专交狐朋狗友。当然对这一评论,我们不过多表述。

在我眼里,表哥已经三十有几,但是仍然“啃老”,过年家庭聚会,我们都在说让他找一正经工作,先自己独立再说。

可是他总说:我都认识哪哪的老总,哪哪的主任,只要人家一提携,很快就会逆袭成功。

可是事实是,你还一直在“啃老”。

有一次,一位老总要来玩,打电话给他。他自然兴奋的不得了,又是借钱,又是让我给当司机。觉得人家能够叫上他,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。

生活中,处处都可以看到对社会资本的重视。也发明了很多名词来描述社会关系中的微妙。比如,你比对方有本事,你帮对方忙,叫做“给面子”;你和对方地位一样,你求对方帮忙,这个叫做“看我面子”,一个比你有本事的人帮你忙,这叫“真长脸”。

金钱等经济资本与人脉等社会资本密切联系,似乎,你的人脉就代表着你的财富。因此,绝大多数年轻人推崇这条路径,甚至误认为它是获得财富的唯一捷径。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03.你重视的社会资本,存在很大的局限

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积累社会资本的发展路径?

这是人类演化习得的进化偏差,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,记忆人脸并且完成人脸面孔识别。

另外,大脑爱偷懒,我们的大脑会刻意逃避学习抽象的概念,比如学习一份专业技能,需要下很大的功夫。

但是,在年轻时积累的社会资本,会存在很大的局限:

  1. 受制于地狱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背井离乡出去打拼,居无定所。比如你在正在认识一堆朋友,若换工作到北京来,那么你需要重新构建一个人际交往圈子。郑州的好友,经常联系的少之又少。
  2. 不够稳健。比如,你好不容易和对方建立非常好的关系,但是对方因为利益问题,背叛了你,彼此关系中断。这不是你的问题,但是你也不得不承受损失。
  3. 存在明显的天花板。按照英国进化心理学家罗宾·邓巴的研究,受制于人类的生理限制,人类能管理的人际关系在150人左右。也就是说,你在半路遇到,不打招呼不好意思的人加在一起,总数也不会超过150人。

很多人积累社会资本,为了能够得到帮助。可是在心理学上,人们更愿意帮助对于自己的帮助给与积极回应与正面反馈的人。因此,很多文章会写到,你只有自己有价值,人脉才有价值。

04.很多人告诉你“读书无用”,是因为对他真的无用

一直都盛传着“读书无用论”,很多人认为读书真的无用,因为自己读了一段时间书,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得到想要的进步,于是就坚信“读书无用”。

但是很多人,确实从读书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,上过大学的普遍成为都市白领,而身边很早毕业的都进了工厂。

对于不读书的人来说,读书的好处是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的,所以对于他们,读书真的无用!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在年轻时,将自己的心力押注在完全受自己控制的事情上,严格制定个人自修计划,利用人类强大的好奇心,成为一个领域的权威,积累庞大的文化资本,这将是人生实现跃迁的重要途径。

05.文化资本的属性

布迪厄认为,文化资本包括三种形式:具身的、客观的、制度的。

什么是具身的?即它只属于你。文养气,诗养心,是长时间寒窗苦读,沉淀在你身上的精气神。在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一个长发在鬓,莞尔一笑,犹如春风的16岁女孩——武亦姝,一说一笑,都有着无穷魅力,正是文气集于一身的结果。

客观的文化资本是指你的作品,当然这个作品不仅仅是文章。在这个时代,你的产品、你的思想、你的家庭包含在作品之中。一定意义上讲你的作品呈现出的结果,正是你的文化积累的结果。

制度的文化则是指各种文凭,证书和资格认证。这件事上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。一种是高度重视证书,成为考证狂;另一类是完全忽略证书,我正是年轻气盛,从而在某些文化领域失去了制度保证,也就失去了相关途径。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06.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差异

在电视剧《鸡毛飞上天》中,很明显的对比就是陈江河和大壮。

大壮没有文化,跟着所谓的“大哥”靠着关系,发了一笔横财,那时候陈江河只是小袜子厂的厂长。

陈江河为了发展自己的袜子,积极引进设备,学习新的理论知识,开发出好的产品。正是这份韧劲,成立了后来的玉珠集团;反观大壮,正是由于这些“人脉”,给了他无休止的贪婪,最后狼狈入狱。

当然,并不是批判“人脉”不好,只是现在很多人痴迷于各种聚会,或者花天酒地,觥筹交错;或者不断跑场子,交换名片,认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大牛,时间,关系受他人制约,从长远来看真的有用吗?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据统计,在人类24岁到36岁的12年时间里,他们之间交往联系密度较大的朋友数量差异不会太大,因为受制于邓巴数字,往往不过十个好友与几十个好友的差别。

但是,在这12年的时间里,耐心地在一个又一个领域实现学习成长,读了上千本书写了上千本读书笔记,那么就与很多人无论是阅读量还是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程度,都来了距离。

据2017年统计,我国国民纸质图书平均年阅读量不超过4本,社会上99%的人,十年时间里阅读的非虚构类著作,不会超过100本。

正是对于文化的短缺,才滋生了一个庞大的市场——知识付费。在知识付费里尝尽甜头的,都是那些长期积累文化资本的人。

07.如何有效积累文化资本

现在在你眼前两条路:一个呼朋唤友,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;另一个是独自一人,三更花火五更鸡,熟读精思,你会选择哪一个?

如果熟读名人传记和历史的你,会发现后者正是多数精英走的路。在中国,他们是韩愈、曾国藩、毛泽东;在西方,他们是富兰克林、查理·芒格。

就像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所说:我迫使自己在下午和晚上学习,学习的内容多种多样,就这样,我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。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习惯,每隔三四年我就会选择一个新的领域。

那么,我们如何从零开始积累自己的文化资本?

  • 第一多读书。这点是毋庸置疑的,那么我将读书分为两类。一类是一些“无用之书”,比如诗词、散文等,这些书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,培养自己的气质,就如武亦姝一样,出口成章。另一类是所研究领域的专业书,这类书可以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,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。
  • 第二多与共同兴趣的人来往。这里与很多人交的“友”不一样,君子之交淡如水,有着共同兴趣,可以更快在这一领域实现积累,现实中,两个共同努力的人,往往会发挥出1+1>2的效果,也就是同侪效应。
  • 第三多走路。读万卷书,走万里路。多出去走走,并不是简单的到一个地方旅游景点看一遍就回来,而是到当地体会一下当地的生活,体验人生百态,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。

一个人的气质藏着他看过的书,走过的路以及遇到的人。

从古今中外的精英来看,是闭门研修还是专注人脉?哪一路径会胜出

当然,并不是说要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两种资本方式交叉运行的,而以什么为核心,就会有不同的路径。

因此,当你在朋友圈看见他人衣着光鲜参加各种饭局、聚会,而自己只能在家抱着书望着天空,因为你们选择的方式不一样;相反,若你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读书笔记,很多人还会羡慕你,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,专注于学习,而非其他人生种种!

最后,人生除了资本、价值等之外,还可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就像柏拉图时代,既有兜售精神食粮的智术师,也有引领人们走出洞穴的先知。

就像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中写道:若身处洞穴,使自己的灵魂得以转而向上,看见智慧及真理之光。

若离开洞穴,哲学家同样不可以只沉迷于真理之光中,他们还需要重回洞穴引领束缚在洞穴中的人离开洞穴,远离无知!

原创文章,作者:Zey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jinzhijun.cn/marginal/99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